大蒜紫斑病的發生與防治
1、癥狀主要在生長后期發病,田間發病多始于葉尖或花梗中部,幾天后蔓延至下部,初呈稍凹陷白色小斑點,中央微紫色,擴大后呈黃褐色紡錘形或橢圓形病斑。
2、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冬季溫暖地區病菌在蔥蒜作物上輾轉傳播危害。寒冷地區則以菌絲體附著寄主或病殘體上越冬。翌年產生分生孢子,借氣流或雨水傳播。病菌從氣孔和傷口,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,潛育期1—4天。分生孢子在高濕條件下形成。發病適溫25~27℃,低于12℃不發病。—般溫暖、多雨或多濕的夏季發病重。梅雨季節,臺風到來時蔓延更陜。陰濕多雨的地區或年份易引起該病流行。
3、無公害防治
施足基肥,提倡施用穩得高301活性生態肥。加強管理,增強寄主抗病力。
選用無病種子,必要時種子用藥浸種6小時,并帶藥液直播。鱗莖可用40—45℃溫水浸1.5小時消毒。
發病初期噴灑3%多氧清水劑800倍液或78%科博可濕性粉劑500倍液、41.5%撲霉靈1500倍液、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~600倍液、50%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,隔7—10天1次,連續防治3-4次,采收前7天停止用藥。
3.4適時收獲,低溫貯藏,防止病害在貯藏期繼續蔓延。窖溫控制在O℃,相對濕度65%以下。
紫皮大蒜因蒜頭護皮為紅色,蒜瓣護皮為紫色而得名。紫皮大蒜蒜瓣潔白鮮嫩,肥大堅實,口感香辣綿長,具有長存不減味,久放不變色的特點,是烹飪美食必不可少的調味品。以上內容詳細介紹的紫皮大蒜怎么種,紫皮大蒜栽培技術相關信息,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!